国常会释放稳定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信号,强调政策效果和市场韧性

国务院常务会议于4月18日召开,会议强调了持续稳定股市和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此次会议释放的信号与以往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核心在于对“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关系的再校准,以及对“稳定预期”主线逻辑的重提。

一、顺序调整,资本市场战略地位提升

国常会将“持续稳定股市”置于“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之前,这一顺序的调整显示了政策层对资本市场定位的转变,资本市场在经济全局中的战略地位得到提升。

二、节点不同,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4月以来,A股受美国关税博弈冲击,政策端密集施策、机构端出力均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体现了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的坚定决心。

三、背景不同,中国经济韧性显现

在国内经济基本面稳健向好、政策组合拳夯实底部支撑、估值优势逐渐显现的多维优势协同共振下,以人民币资产为核心的中国资产重估主逻辑有望获得持续动能。

四、措辞更细,注重政策效果

国常会对于股市的提法提到了效果的落地,写到“相关举措一旦推出,要直达企业和群众,提高落地效率,确保实施效果”,体现了政策端“应急响应”向“长效治理”的根本性转变。

五、楼股联动,良性互动

国常会将楼市与股市放在了一起,二者对于经济而言皆有重要性。未来,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实施,有望推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逐步走向健康稳定的发展轨道。

在资本市场方面,2025年一季度A股共有668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金额合计达293.74亿元,切实将政策红利传导至投资者。房地产领域则通过“保交楼”专项借款、房企白名单融资等工具,实现资金从金融体系向民生项目的精准滴灌,有效缓解市场焦虑。

回购数据 上市公司数量 回购金额(亿元)
2025年一季度 668家 293.74

此次政策强调“持续稳定”,意味着政策端不排除有接力动作,以前瞻性政策工具箱实施跨市场精准调控。业内人士分析,后续将通过常态化机制(如扩大类平准基金规模、引导险资入市)增强市场韧性。

长远来看,股市稳定意味着资产价值的相对稳定和投资回报的可预期性,有助于引导居民合理配置资产,将储蓄转化为投资,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同时吸引外资流入,提升我国金融市场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