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国泰君安发布研究报告指出,在健身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Keep创始人王宁在品牌成立十周年全员信中宣布“全面拥抱AI”,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基于Keep十年运动数据积累,明确四大发展方向,包括在线健身个性化、硬件生态构建、品牌场景拓展与全球化布局。同时,国内健身市场潜力巨大,健身会员渗透率远低于经常锻炼人数比例,AI健身器械与健身房迎来发展机遇。而AI健身App和器材的逐渐普及,更预示着AI健身正全面渗透健身产业链,一场健身行业的变革已悄然拉开序幕。


国泰君安主要观点如下:

Keep全面拥抱AI,AI健身风口已至。

近期,Keep创始人王宁在品牌成立十周年时发布全员信,表示要“全面拥抱AI”,基于Keep十年的运动数据积累与沉淀,明确聚焦四个方向:1)让在线健身从推荐走向生成,持续引领运动科技行业;2)发展以数据为核心的硬件生态;3)让Keep品牌走进运动多场景;4)拓展全球化版图。而在海外市场,Keep已上线FitPulse、Gogogola、CalCut等多款AI应用,其中FitPulse为全部AIGC内容的健身工具类产品,结合运动知识和用户运动数据,通过GPT及Claude来为用户生成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和运动课程。

国内健身会员人数相比经常参加锻炼人数有巨大缺口,AI健身器械和健身房迎发展契机。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统计,2024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渗透率达37.2%,根据三体云动的数据,2023年我国健身会员渗透率不足5%,且远低于欧美主要发达国家15%的比例。二者之间的较大差值意味着我国有足够的运动人群基数,但由于“社交恐惧”或担心健身房停业,大多数消费者不愿进入健身房锻炼。但实际上借助健身器械开展的力量训练和功能性训练对提升基础代谢、缓解关节压力、增加身体稳定性和爆发力有明显助益,并将直接推动国民体质的提高。AI健身在器械端和健身房整体系统层面的落地有助于完成健身用户零到一的过程,让更多人开始健身,进而产生更多需求。

AI健身App和健身器材正逐渐普及。

在App方面,除Keep外,力盛体育在2024年9月就发布了AISports私教产品,将搭载持续升级迭代的标准运动数据模型库,逐步实现生成式个性化教学。而如果结合了视觉识别系统,例如“准AI”健身应用“FromCheckAI”,则可以通过视频资料做健身动作轨迹跟踪,从而纠正错误动作,达到很好的指导效果。在健身器材方面,舒华体育推出的“V9智能商用跑步机”就已经加入了“AI智能跑步教练”的功能;AEKE推出的智能健身产品不仅能在运动过程中实现实时动作纠错,还能结合智能配件模拟多种阻力器械,为用户提供了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AI健身有望辐射多产业链。

1)AI健身器械。包括商用、家用等器械,AI功能将结合器械对用户进行实时的健身指导,结合线下健身房,将形成系统化的健身方案,让更多消费者开始习惯健身房的各项训练模式。2)AI健身App。涵盖居家、健身房、户外等多场景健身,包括国内健身应用垂直领域的龙头Keep和悦动圈等。3)AI智能穿戴。4)健身装备。5)体育IP等。

风险提示:AI健身应用进展不及预期;健身房停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