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FOREXBNB的報導,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和京東集團共同發布的2025年1月中國電商物流指數降至109.2點,較上個月下降了3.5點。在各個分項指數中,總業務量指數、農村業務量指數、履約率指數、人員指數、滿意率指數、實載率指數、庫存周轉率指數、物流時效指數和成本指數均有所降低。
電商物流的總業務量指數出現了下降。在1月份,電商物流總業務量指數為123.4點,較上個月下降了7.5點。從地區來看,全國范圍內所有地區的總業務量指數均有所下降,其中中部地區的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8.1點。
農村電商物流業務量指數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1月份,農村電商物流業務量指數為120.8點,較上個月下降了8.5點。從地區來看,全國范圍內所有地區的農村業務量指數均有所下降,其中中部地區的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9.1點。
庫存周轉率、滿意率和人員指數均出現了小幅下降。受到春節假期部分快遞停運、人員返鄉減少等因素的影響,庫存周轉率环比下降了2.0點。滿意率和人員指數環比分別下降了1.3點和3.0點。電商物流企業的供給能力有所降低。
物流時效、履約率和實載率指數均出現了明顯的下降。1月份,受到業務量下降的影響,實載率指數環比上個月下降了4.8點。物流時效和履约率指数分别下降了5.0點和4.1點,均回落至100點以下。電商物流企業的服務效率因業務量的變化而出現波動,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隨著春節假期的到來,許多線上商家暫停營業或暫時關閉,線上平台也發布了允許商家在節日期間暫停發貨的通知。1月份電商物流指數出現了季節性的下降,總業務量指數及農村業務量指數環比均有所下降。但與去年同期相比,各大電商平台更加註重“春節流量”向“消費增量”的轉變,通過直播電商、春晚營銷等方式,推出了“紅包派送”、“節日抽獎”、“線上互動”等活動,為用戶提供了更豐富的互動體驗,釋放了節日消費的新潛能。國家郵政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25年春節假期期間,全國攬收快遞包裹11.45億件,與2024年農曆同期相比增長了31%;投遞快遞包裹7.82億件,與2024年農曆同期相比增長了26.7%。從供給端來看,我國多家快遞公司堅守崗位,全力保障假期快件收發需求。但由於節日期間資源調配受限、極端天氣變化等多重因素,用戶的快件時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物流時效、履約率、實載率、庫存周轉率、滿意率和人員指數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從後期來看,2月上旬仍有部分平台及商家處於暫停發貨狀態,電商物流指數的增長動力有待加強,但隨著節後陸續返工及滯留訂單逐步恢復,電商物流指數總體上漲的趨勢有望繼續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