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号盘中,港股市场一只个股突发“大跳水”——截至20日收盘,SPROCOMM INTEL(01401)已跌去87.96%,达到1.5港元,从月初15.3港元的高点跌去90%,如此“闪崩”让一众股民惊掉眼球。

具体来看,今日开盘后仅7分钟左右,公司股价就高位跳水,跌至1.2港元附近,分时成交量最高达到120万左右。

此前,公司股价曾长期在5港元以下徘徊,成交量也不足100万,市场关注度不高。但在10月4日至11月6日期间,公司从4.73港元一路连续上涨至15.3港元,股价涨幅达到223%,同时成交量并未同步放大,无量上涨的背后恐怕已潜藏着转折的风险。

消息面上,近期香港证监会点名公司权高度集中,且有大股东多次减持的事件在前,利空消息或是引发公司本次股价下跌的主要因素。

香港证监会警示股权过度集中风险

FOREXBNB了解到,Sprocomm Intelligence Limited(简称“Sprocomm Intel”)是一家专注于新兴市场的ODM手机供应商,主要业务涉及手机及手机的印刷电路板组装的研发、设计、制造和销售,产品销往全球超过15个国家。根据2017年的数据,该公司在国内ODM手机供应商中市场份额达到2.6%,排名第七。

中报显示,在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中,共有李承军、熊彬两位分别持有37%与30.5%的股份。其中,立堅有限公司、超新有限公司分别由李承軍与熊彬为其建立的家族信托受益人的利益而合法擁有100%權益。

股权高度集中遭警示,SPROCOMM INTEL(01401)上演“闪崩”大戏? - 图片1

在主要股东及其他人士中,除了两位高管及其配偶外,还有高轩庭及其配偶通过JZ Capital Limited持有6.5%股份,合计加起来共持有74%股份。

股权高度集中遭警示,SPROCOMM INTEL(01401)上演“闪崩”大戏? - 图片2

而根据香港证监会最新的查询结果,于2024年11月7日,有26名股东合共持有约5.17亿股该公司股份,相当于该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1.74%;合共有4760.4万股该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的4.76%)并未结存于CCASS;有关股权连同由该公司两名大股东持有的约3.45亿股,相当于该公司已发行股本的91%。因此,该公司只有9002.2万股(占已发行股本的9%)由其他股东持有。

有市场分析表明,香港证监会披露股权高度集中公司,通常发生在少数股东持有大量股份或股票交易活动显示出不寻常迹象时,如股价波动异常或交易量激增等,以确保市场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帮助投资者规避投资风险。

港交所相关规定明确指出,上市公司需维持足够的公众持股量,以确保市场的流动性和公平性。一般而言,公众持股量不得低于25%,对于市值超过百亿的上市公司,公众持股比例可适当放宽至15%。因此,股权高度集中的公告披露,表明公司的股权结构触及监管红线,往往也会导致公司股价出现“闪崩”。

如此前的升能集团(02459),在5月2日至8月19日期间股价一度大涨463%至21.15港元,但被公开点名股权高度集中后的次日(9月3日)股价跌幅即达到98.4%;

长久股份(06959)在6月19日被公布股权高度集中的情况后,6月20日跌幅达到65.71%。

股价下跌,散户纷纷离场

一日内“高位跳水”的股价走势,显然吓得许多散户“割肉”离场。截至20日收盘,净卖出最多的为来自富途的散户,净卖出1291.4万股。可以看出,多数散户在10月25日公司股价连续上涨途中入场,25-28日间富途持股比例从5.2%上升到5.71%。

净买入最多的为中银国际,净买入190.8万股,其次是汇丰证券(亚洲)的97.4万股和耀才(55.8万股)。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目前,中银国际和耀才的持股比例都不高,分别为0.01%和0.12%左右。此前曾大举卖出的辉立,从10月8日至今持股比例已从0.27%下降至0.16%。

股权高度集中遭警示,SPROCOMM INTEL(01401)上演“闪崩”大戏? - 图片3

不过,从筹码分布图来看,仍然有不少投资者被“套牢”,以当前股价和筹码分布来看,仅有18.16%筹码处于获利区间,压力位为4港元,平均成本为3.54港元。有着大量筹码在上方形成压力,若后续无足够的买盘意愿,公司股价很难转为上攻的趋势。

股权高度集中遭警示,SPROCOMM INTEL(01401)上演“闪崩”大戏? - 图片4

与此同时,公司近期频频传出大股东减持的消息,或也将对股价形成压制。9月13日,控股股东超新有限公司减持1.65亿股公司股份,27日又获控股股东立坚减持1.65亿股公司股份,减持后立坚所持的股份数目由3.7亿股(占公司总额已发行股本约37.0%)减至2.05亿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约20.5%)。

从基本面来看,根据最近披露的2024年中报,SPROCOMMINTEL在2024年上半年的总收入达到12.57亿元(人民币,下同),较2023年同期增长了约55.8%,净利润为985.6万元。公司表示,收入增长主要来自于智能手机和物联网相关产品的销售。

尽管业绩表现尚可,但公司的业务属于低端制造业,且收入规模偏小,中期利润不足一千万元,市场所给的估值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