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FOREXBNB的报道,招银国际在其发布的研究分析中表达了对中国医药行业估值修复的乐观态度,并推荐了以下股票:“买入”药明康德(02359,603259CH)、百济神州(ONC.US)、信达生物(01801)、联影医疗(688271.SH)、巨子生物(02367)、三生制药(01530)、科伦博泰生物-B(06990)。

以下是招银国际的核心观点:

MSCI中国医疗指数自2025年初以来累计增长了5.3%,超过了MSCI中国指数的0.9%。

得益于国际降息政策和国内宏观环境的改善,医药行业作为具有高弹性的领域,预计在2025年将超越市场平均水平。随着丙类医保目录的即将实施,创新药物将通过商业医疗保险的覆盖获得更优的支付条件。医疗设备招标的加速复苏也将促进国产医疗设备企业的盈利恢复。

创新药物持续实现业绩,行业龙头企业将迈入持续盈利的新阶段。

信达生物在2024年的产品收入超过82亿元,年增长率超过40%,公司管理层预计2025年将实现EBITDA平衡。得益于泽布替尼在全球的强劲销售增长,百济神州预计2025年将实现经营利润平衡。此外,创新药物的国际化将成为盈利增长的新动力。据药时代不完全统计,2024年中国创新药物国际化交易总数达到98笔,披露的总交易金额为595.5亿美元,与23年相比增长了96%。招银国际认为,中国将成为海外药企寻找创新药物管线的首选地,中国创新药物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

丙类医保目录计划在年内实施,商业医疗保险将助力提升创新药物的支付上限。

1月17日,国家医保局提出,丙类药品目录将重点关注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明显的药品,这些药品因超出“保基本”的定位而暂时未能纳入基本医保目录。国家医保局将采取多种激励措施,积极引导和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将丙类目录药品纳入保障范围。丙类目录与每年的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同步进行,计划于今年年内发布第一版,5月底前获批的新药将有资格参与评审。招银国际认为丙类目录可能会优先考虑那些在国谈中通过了形式审查和专家评审,但最终未被纳入基本医保目录的药品,如CAR-T、ADC等,这将为国内创新药物打开支付空间。

医保预付金和即时结算制度有望缓解产业链的资金压力。

在2024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的支出增长略快于收入;基金总收入为3.48万亿元,同比增长4.4%(对比2023年的8.3%);总支出为2.97万亿元,同比增长5.5%(对比2023年的14.7%);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存3.87万亿元(对比2023年底的3.40万亿元)。医保加快落实预付金制度,2024年全国72%的统筹地区安排了943亿元的预付金。同时,医保加快实现即时结算,目标是到2025年全国约80%的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到2026年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实现即时结算。招银国际认为,医保预付金和即时结算制度将有效缓解产业链的资金压力,对商业流通和医疗机构等产生积极影响。